生物醫藥產業的空間布局和政策先行先試集聚區建設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優化空間布局
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地理位置和市場潛力等因素,合理規劃生物醫藥產業的布局??梢钥紤]在某些地區建立專門的生物醫藥園區或基地,形成“一島多園”的格局,即在一個核心島上設立多個專業園區,包括研發創新區、生產制造區、服務配套區和生態保護區等,以滿足不同類型企業和項目的需求。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各區域的比較優勢,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加強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可以制定稅收優惠政策、財政補貼政策、人才引進政策等,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和發展壯大。同時,也可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力度,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創新積極性。
推進創新驅動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可以通過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等方式,提升產業的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此外,還可以通過舉辦行業論壇、研討會等活動,加強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
加強人才培養
生物醫藥產業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政府和企業可以聯合開展人才培養計劃,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同時,也可以通過與高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實習基地、訂單式培養等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行業中來。
深化國際合作
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體系中,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梢酝ㄟ^舉辦國際會議、參加國際展覽等方式,拓寬視野、拓展渠道,增強國內外市場的開拓能力。
1月4日,16屆58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洞胧肪劢箘撔?、集聚、生態化、國際化等四大關鍵方面,提出28條具體措施,明確構筑以“廣州生物島”為核心,以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和航空樞紐為南、北兩極的“一核兩極”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打造以“國際生物島”為園區品牌的“一島多園”政策先行先試集聚區。
最高支持額度50億元 從支持一般創新到支持重大創新
除總則外,《措施》分為加快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動產業生態化發展、加快推動產業國際化發展四個章節,以創新、集聚、生態化和國際化為四個關鍵詞,針對這四大方面進行全鏈條、全方位、深層次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在對支持創新方面可謂力度相當大,提出多條創造性、突破性政策措施,從支持一般創新到支持重大創新,如支持范圍明確針對1類新藥、2類高端新藥,以及三類醫療器械和二類高端醫療器械。
何為重大創新?
《措施》提出要支持全球頂尖項目,對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師、戰略科學家領銜的具備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應用前景明確廣闊的生物醫藥頂尖項目,在項目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階段,按“一事一議”原則,市、區共同給予人才獎勵、研發和產業化獎勵、投資入股、貼息貸款等全鏈條支持,最高支持額度50億元,支持期限最長5年,并對項目用地、規劃、審評審批,以及企業產品進出口等開設專門服務通道。此外,對國家重大戰略科技力量的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建設,單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可達1億元。
在備受關注的創新藥研發方面,新啟動臨床I、II、III期研究的新藥項目,經評審,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500萬元和1000萬元經費資助,單個企業每年累計獲得的獎勵資金最高可達1億元。支持創新醫療器械研發方面,對自主研發取得第三類、第二類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首次注冊證書并轉化的,分類別給予一次性獎勵,經評審,單個品種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800萬元、200萬元的獎勵,單個企業每年累計獲得的獎勵資金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針對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的產業化落地,《措施》也提出對生物制品、1類中藥、2類高端中藥、1類化學藥品、2類高端化學藥品以及取得第三類、第二類高端醫療器械產品首次注冊證書,并實現產業化的項目,經評審,按項目總投資的10%給予后補助支持,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
構筑“一核兩極”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
《措施》明確,廣州將構筑“一核兩極”高端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積極爭取國家創新資源導入,引導重大創新項目布局,推動國際化的企業總部和創新中心向廣州生物島集聚,適時研究拓展物理承載空間,率先將廣州生物島打造成為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核心高地。以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和航空樞紐為南北兩極,分別打造高端醫療健康產業增長極和高端生物醫藥制造增長極,與廣州生物島錯位、協同發展。
打造“一島多園”政策先行先試集聚區?!洞胧诽岢鲆?ldquo;國際生物島”為園區品牌,在全市各區范圍內選取若干兼具醫療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創新資源等要素聚集、特色明顯的重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統一納入“國際生物島”園區品牌范疇,形成國際生物島“一島多園”格局,全面提升“國際生物島”園區品牌全球影響力,先行先試科技創新、準入與監管、市場應用、金融創新、價格、對外合作等關鍵環節的改革舉措,打造新的城市地標產業集聚區。
為此,《措施》也提出了一系列支撐措施,如支持在“國際生物島”園區設立創新投資基金,建設創新投資活動中心,組建創新投資基金聯盟;賦予園區管理公司獨立的開發建設、投融資、運營管理權限。
鼓勵支持政府引導基金“投早投小投創新”
除了真金白銀的獎勵,《措施》通過先行先試,取得了不少政策突破。如提出分批次開展實驗室自建檢測方法(LDT)體外診斷試劑試點。對國內尚無同品種產品上市,且有重大臨床需求、技術成熟、風險可控的體外診斷試劑,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聯合LDT領域重點企業可開展試點實施,形成可在全市范圍復制推廣的制度性創新成果。
《措施》鼓勵支持政府引導基金在生物醫藥領域“投早投小投創新”。如提出建立容錯機制,對被投的早期項目實施“整體動態盈虧平衡”的長周期考核機制,不以單個投資項目論成敗。
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走向國際化,《措施》也著墨頗多,提出對完成自主研發并承諾轉化生產的1類創新藥,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日本藥品和醫療器械管理局(PMDA)、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等機構藥物臨床試驗許可,經評審,對Ⅰ、Ⅱ、Ⅲ期臨床試驗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1000萬元、3000萬元資助,每個企業或機構每年資助不超過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