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舉行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竣工投試產暨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全球商業首飛演示活動,現場111個重大項目竣工投試產,項目總投資額約1098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營業收入約1472億元。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重點項目建設的實績實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當天竣工投試產的111個項目中,產業項目和科技研發項目共有85個,占項目總數近八成的比例,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科技研發、檢驗檢測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億航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全球商業首飛演示的背后,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倚靠優越的營商環境和強大的科技基礎,集聚研發設計、零部件制造、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等一大批上下游企業,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扎實的產業基礎,朝著打造未來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砥礪前行。
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示范,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
此次竣工投試產的111個項目亮點多多,凸顯該區以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動能,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視源股份在廣州建成的第5個項目視源交互智能顯控產品智能制造基地投試產;廣芯半導體、興森半導體項目打破國外壟斷,推動集成電路FCBGA封裝基板國產化替代;國內實現碳化硅石墨盤國產化領先企業志橙半導體投資建設的SiC材料研發制造總部項目竣工;立景創新項目打造產值三百億級全球總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竣工;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全球首個世界氣象中心分中心竣工。
視源股份是一家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發展壯大的優秀中小企業,于2005年成立、2017年上市,如今成長為廣東省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的重點企業。當天,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集成電路產業園的視源股份交互智能平板智能制造基地投試產,預計年產值達50億元。該項目是視源股份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的首個智能制造基地,從動工建設到投試產僅用時22個月。
活動現場,視源股份黨委書記段宇表示,“我們將堅定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經營發展的決心,投資42億元建設‘視源股份全球總部基地項目’,持續發揮‘鏈主’作用,解決行業共性技術難題。”
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天,該區共有10個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重大項目竣工投試產。其中,在中新廣州知識城集成電路產業園建成的半導體重點項目——興森半導體的投試產,有利于打破FCBGA封裝基板被少數海外廠商壟斷的局面,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
生物醫藥產業是廣州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大力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當天,15個生物醫藥重大項目竣工投試產。國內制藥龍頭企業恒瑞醫藥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生物醫藥價值創新園建成抗體藥物研發及產業化一期項目,建設該司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生物醫藥研發生產基地。
企業籌建全流程服務體系,助力跑出“黃埔加速度”
得益于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優越的營商環境,不少投試產項目都在籌建過程中跑出了“黃埔加速度”。
比如,該區提前關注立景創新項目生產用電和投產計劃需求,采取政府與供電部門聯動攻堅,推動項目永久用電接通比預計時間提前4個月;興森半導體項目通過招商籌建早承接、項目審批早對接、配套要素早銜接、供電保障早連接,推動項目簽約后僅5個月就實現廠房封頂,刷新了同類項目籌建速度紀錄。
活動現場,興森快捷董事長邱醒亞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們9萬平方米的廠房項目,在簽約之后基本不需要任何的等待,項目圖紙完成后,連續動工152天,直至廠房封頂。這個速度非常快,對企業幫助非常大。”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具有一套完備高效的企業籌建全流程服務體系,通過“信任籌建”等創新機制打破籌建關鍵環節瓶頸。廣州開發區民營經濟和企業服務局副局長馬琳介紹:“對于區內重點項目,我們實行專班攻堅、專員服務,推動項目引進即籌建、拿地即動工、竣工即投產,加速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在全流程服務體系的保駕護航下,一批大科學設施、創新平臺、檢驗檢測項目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陸續建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將打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廣東的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和產教融合平臺;匯標檢測技術中心總部項目將建設涵蓋環境、食品、農產品、藥品等領域的檢測基地,從事計量、檢驗檢測、認證等服務……
位于中新廣州知識城科教創新區的世界氣象中心(北京)粵港澳大灣區分中心同樣引人關注。該項目是全球首個世界氣象中心分中心,將為世界氣象中心(北京)服務的葡語系國家、海上絲綢之路共建國家和地區提供全方位的氣象預報預測服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揮全球氣象業務“橋頭堡”作用。
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產業集群,“天空之城”從想象變成現實
九龍湖上空,一架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剛完成了載人環湖飛行,這是活動現場另一項引人注目的環節——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完成全球商業首飛演示。一位從航空器上下來的乘客激動地點贊道,“起飛很穩,降落很穩,知識城景色很美!”
活動現場,億航智能與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署EH216-S運營服務協議。根據協議,這款全球首個獲得型號合格證和標準適航證的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將率先投入到九龍湖常態化運營項目,推動建設城市空中交通商業運營示范中心。
廣州開發區與廣汽集團、工信部電子五所簽署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北京大學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動低空飛行應用場景創新,加速低空經濟產業化落地。
活動現場還達成了一批低空產業上下游企業簽約項目。其中,聯合飛機集團計劃在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投資建設集團動力總部項目;航景創新計劃落地重載無人直升機主生產基地;牧羽天航空eVTOL項目計劃投資建設eVTOL開發中心、院士工作站;豐翼科技無人機物流配送項目計劃落地無人機物流配送網絡建設項目。此外,資金規模達100億元的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產業創投基金簽約也在活動上正式簽約。
廣州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單寧偉介紹:“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發布的‘低空10條’,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力度最大、低空經濟產業鏈條覆蓋范圍最廣的專項支持政策。該政策將有效促進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產業快速發展,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搶占低空經濟發展制高點。”
據了解,除最高3000萬元的低空產業項目資金扶持外,“低空10條”還圍繞基礎設施扶持、低空飛行服務保障、核心技術產業化扶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惠企舉措。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已集聚低空經濟領域企業50家,年產值、營收規模約130億元,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13家,單項冠軍3家,上市企業9家。企業涵蓋產業鏈上中下游,包括研發設計與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和集成、應用與服務等環節。
“接下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將繼續把發展低空經濟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低空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廣州開發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雷敏表示。
隨著產業集聚效應和創新生態的形成,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經濟發展駛入“新賽道”,低空飛行的創新應用場景在這里從想象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