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跑出“廣州加速度”?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從構建工業用地政策體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和提升審批服務效率等方面,推動工業用地高效利用,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
支持“工業上樓”和產業集聚,激發經濟活力
2018年以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多措并舉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和水平。一方面在全國率先構建工業用地管理的“1+6+N”政策體系,包括出臺《廣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制定市級配套政策文件和各區實施細則,放寬工業用地開發強度管控要求,鼓勵建設高標準立體化廠房,支持存量工業用地通過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部土地整理、工業上樓等方式提高集約利用水平。
2018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371宗存量工業用地的擴容提質審批,總用地26.62平方公里,節省企業購地成本約95.81億元。
在2023年11月修訂印發的《廣州市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辦法》中,放寬了工業建筑、物流建筑單倍計容的層高基準值,并明確有特殊工藝需求的工業建筑和倉儲、物流建筑等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進一步支持“工業上樓”。
另一方面,在全省率先劃定工業產業區塊控制線,統籌劃定621平方公里工業產業區塊,保障中長期制造業發展空間需求,推動制造業企業和新引入項目向區塊內集聚發展,實現制造業企業強鏈、增鏈、延鏈。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產業集聚發展“雙管齊下”,為支持廣州制造業發展貢獻規劃資源力量。
主動靠前服務推進“拿地即開工”
在提供政策、空間支持的基礎上,通過主動靠前服務,不斷提高審批服務水平,實現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惠企服務水平,支持各區用好工業產業區塊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審批權,企業遞交一次申請即可在本行政區內全程辦理擴容審批手續。
在2023年12月24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剛剛發布的第四批惠企利民措施中,將工業用地擴容由企業“單個項目辦”復制推廣為政府主動“區塊集中連片辦”,節約企業委托成本和申辦時間。同時,2022年12月以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陸續出臺的四批共97條惠企利民措施中,通過主動靠前服務項目開工建設,免費提供用地紅線矢量文件、地形圖,提前技術審查服務,指導意向企業在土地摘牌前形成穩定的設計方案,同時推行用地規劃、施工許可、人防、不動產登記多證組合式辦理,最快1天可辦五證,在“快”“省”“優”三個方面抓出政策實效,實現“拿地即開工”的目標。
“五證聯發”實現辦證時間最高提速83.3%
目前,廣州各區均有推進項目實施、實現“拿地即開工”的實踐案例。
2023年2月17日,位于廣州增城區中新科創園的潤城生命科技園項目地塊摘牌,2月20日-22日項目就獲取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增城區分局、增城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兩個部門核發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人防工程報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和不動產權證等五個證,是當時全市首宗取得“五證聯發”的社會投資工業項目。該項目在項目繳納土地出讓金后第1個工作日取得首證,3個工作日內辦齊五證,做到“拿地即拿證”“拿證即開工”。
潤城新產業總經理馬洪波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項目繳納土地出讓金后3個工作日內獲取五證,實現當年拿地、當年動工、當年竣工封頂,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以往,在全國各地開發產業項目的經驗,從繳納出讓金到獲取施工證一般要1個半月至2個月時間不等,此次“五證聯發”速度提振了企業的投資信心,加快了項目竣工投產的進度。
全市已經建立主動靠前服務實現“拿地即開工”工作機制,通過“五證聯發”實現帶方案出讓產業項目申請材料縮減近50%,辦證時間最高提速83.3%。例如增城區帶方案出讓產業項目實現“五證聯發”常態化服務,為工業項目辦證節約半年時間,竣工提前1年,投產提前2年。